他是一位“光明使者”,从医20多年来,已诊治各类疑难眼病患者近16万例,完成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类眼病手术近4万例,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岁,让不计其数的眼病患者重见光明;他投身公共卫生事业,守护“一老一小”的眼健康;他还积极探寻新型眼病防治融合的“上海模式”,被推广至全国。
他就是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会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又名:医院)院长邹海东。
近日,上海市医务工会经过培养选树,命名了25位在行业内具有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高超医技,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职业精神,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优秀品质的“上海医务工匠”,邹海东被授予该称号。
为训练双手灵敏度,练习用筷子夹弹珠
年,邹海东免试直升进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硕连读班。毕业后,邹海东被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并选择白内障和青光眼作为自己的临床主攻方向。
邹海东。本文图均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供图邹海东从手术助手做起,一一仔细研读病历,时常反复看别人的手术录像,分析录像里的各种细节。为了将自己的一双手训练到临场保持高度的灵敏和稳健,邹海东无数次在家里练习使用筷子夹光滑的玻璃弹珠。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有一个步骤是将眼球晶体上一层薄薄的膜撕开,专业术语叫“撕囊”。一开始,邹海东总是做得不精准。为了让自己能够迅速攻克这一难关,他开始勤学苦练。用针头在洋葱皮上一次次地试验手法,亦或是从菜市场买来猪眼,在猪眼上细心地练习用刀步骤……历经这样的自我磨砺,他深刻体会到,做眼科手术,重中之重在于“步骤和动作严格规范”。
在邹海东20多年职业生涯中,不计其数濒临失明的病患在他的帮助下得以重见光明。
两年前,福建省宁德有一名30岁的外伤病人找到邹海东,一打开蒙着眼睛的纱布,病患整个眼睛破裂得非常严重。原来是春节期间,有孩子放鞭炮把他的眼睛给炸伤了,让他顿时眼前一片漆黑。
邹海东给他做了高难度手术,从角膜的重新修补、虹膜的修补,到进行白内障的摘除和青光眼的手术,再植入人工晶体,手术持续三个多小时。一年前,这名病人来医院眼科复查,视力恢复到0.7。年春节,这名患者还特意寄了一张开车的照片给邹海东贺年并感谢。
迄今为止,邹海东已完成近4万例各类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手术,不少为高难度手术。与此同时,他积极开展临床和临床基础研究,开发了国内首个自主产权的可用于低视力人群视功能主观评价工具,率先完成国人白内障手术的主觉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评估,改善患者对各类手术的认识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