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斑变性。据数据显示,80%的视力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盲童中因先天性白内障致盲达30%,先天性青光眼,早产儿眼底病变窗口期短致盲率高,视网膜母细胞瘤不仅危及视力更危及生命,而每位高度近视儿童中至少有一位会因此而致盲。
在中国,近视眼人数已经近6亿,荣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面对这么多视力问题,我们该如何把好孩子的视力大关呢?
唯一能做的就是预防,未近视时提前发现近视的趋势,而视力健康档案的建立则为预防近视提供了可能。
1、什么是视觉健康档案?
通过定期记录孩子的年龄、视力、眼轴、角膜曲率、屈光状态等形成的屈光发育档案。
裸眼视力不等于屈光度,屈光度会随着眼球各个部位的发育而变化。
为了详细了解孩子的屈光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屈光发育异常,定期带孩子进行屈光检查,并建立完善的视觉健康档案,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视觉健康档案的意义。
“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了要建立视力档案并及时更新,以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建立视觉健康档案的意义在于:
(1)及早发现弱视等视力发育问题。
(2)及早发现是否有先天或后天的眼病,尤其是眼内疾病。
(3)一旦发现异常,眼科医生或视光师就会立刻给家长“拉响警报”,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
(4)能对近视眼的防治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作用。
(5)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如近视、远视、散光等。
3、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建立视光发育档案?
建立视光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12岁的儿童,即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应该形成这样一个近视预防和监控系统,一旦发现异常,就可提前进行早期干预。
我们首先应熟悉儿童视觉发育不同阶段的不同眼部指标: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趋于正常,一旦用眼过度,提前消耗完远视储备,眼轴增长,孩子以后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比同龄人要早。
0-3岁,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的眼科疾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影响孩子以后的视力。
3-6岁,检查是否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
6-18岁,半年检查一次眼睛,避免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的度数加深、视觉疲劳等等。
18岁以后,可能出现干眼症、泪道阻塞、青光眼、白内障等,要每年检查一次。
4、科学诊疗与矫正
经过近视筛查以及监测等工作,应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分级管理,科学矫正。
1.对视力正常,但存在近视高危因素的学生,建议其改变高危行为,改善视光环境。
2.对远视储备不足或者裸眼视力下降者,其视功能可能异常,建议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验光等屈光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矫治。
3.佩戴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建议家长到医疗机构遵照医生或验光师的要求给孩子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并遵医嘱戴镜。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每3个月或者半年,中小学生每6~12月到医疗机构检查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如果戴镜视力下降,则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视觉发育可防,可控,不可治
需要早检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我们已做好准备将与您一起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