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正史上对刘伯承“独眼”之谜早已有了定论,然而,一些玄之又玄的民间传说仍到处流传。有些还说得栩栩如生,最后越传越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儿子打老子”一说。
民间传说:刘伯承的原配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长大以后变成国民*的*官;之后父子俩二人对决战场,儿子打瞎了父亲的眼睛。
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有一些国外报刊人云亦云,描述得绘声绘色,再加上一些闲得无聊的文人墨客加工处理虚构,其情节甚是离奇古怪,荒谬无稽。
刘伯承的的确确在少年时期娶了一位原配的妻子,也生了一子。可是当刘伯承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四川护国战争中,他失去右眼时,儿子才四岁。四岁小孩儿,怎么去和自己父亲沙场决战?他又怎能弄瞎父亲的眼睛?
有一点倒是真的,那就是儿子长大以后,差一点害死了自己父亲。
这件事情发生在年。在南昌起义中,刘伯承以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刘伯承起义失败后,同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一道,从广东到香港,再转至上海。
到了上海,刘伯承和吴玉章一起居住在愚园路的租界。
为便于掩护身份,刘伯承将大儿子刘俊泰接到上海一起生活。
这个刘俊泰,便是他与原配程宜兰所生的孩子。
原来,早就在年,刘伯承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程宜兰结婚。程宜兰于年产下刘俊泰。
当时,因为刘伯承长时间在外面闹革命,连家务事都无法去照顾,而程宜兰对儿子万般溺爱,使他养成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坏毛病。
年到上海后,刘伯承安排儿子到院校读书,但他不仅恶习不改,而且还学到了城市阔少的那些坏毛病,经常是吃喝玩乐,夜不归宿。
一天,刘伯承发现刘俊泰正与几个风尘女子*混,甚至还把其中一名女子领回家里,并恬不知耻地问刘伯承要一大笔钱,说要跟那女人结婚。
刘伯承一气之下就打了儿子几个巴掌。没想到,刘俊泰竟为这件事情丧尽天良,一口气跑到巡捕房告了密:“你们翻遍上海要抓刘伯承,我知道他住在哪儿。”因而,一些无法想象的事就是这样发生了,据说,刘俊泰还因此得到了巡捕房奖励的一笔钱。刘伯承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连声痛骂。这就是社会上传得神乎其神的刘伯承的儿子告发自己父亲的真相。
形势险象环生,刘伯承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而别的同志也被“牵连”。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共中央马上作出决定:刘伯承、吴玉章等同志马上撤离上海去苏联。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刘伯承来到了苏联,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事知识。
从那以后,刘伯承就和那个出卖自己儿子以及原本没有感情的原配的妻子,彻底脱离了关系。刘伯承自年至年,长达九年的时间一直一个人生活。
年春夏,刘伯承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毕业之后,与左权等经满洲里秘密回国,迅速抵达上海。
当时的上海,仍然是冒险家的乐园,白色恐怖如影随形。上海的中共领导机关,也是在极为隐秘的情况下从事地下活动。而刚从*校毕业回来的刘伯承,很期盼着早日到中央苏区去,和毛泽东、朱德一起开展武装革命斗争。
而中共中央*委驻上海的周恩来,则交给了他另一项非常重要工作——翻译资料。其中重中之重的内容是翻译*事资料,主要目的在于为*委的训练班和全国各地的武装斗争准备教材。
刘伯承就是这样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委编译科长。
当时,缺乏外文资料,工作的条件很差,多亏刘伯承找到一本《俄汉词典》,*组织又想尽办法找来一些的教材和资料,这下终于有了最基本的工作条件。
刘伯承一得到了相关资料,便马上挑灯夜读,往往一干便是十几个小时。短短几个月内就主持翻译了《苏联步兵作战条令》这本书。
根据当时和刘伯承一起工作的吴景春大姐的回忆:伯承同志工作很辛苦,在上海的时候没有任何闲暇时间。白天,去闸北等地上*事课,还四处奔走做联络工作,夜里就用黑布遮挡住灯光,一字一句地翻译俄语资料,常常从深夜干到黎明。
刘伯承用仅剩的一只左眼,在莫斯科完成了学业;后来还是用这只左眼,阅读和翻译了厚厚的一大本《苏联步兵作战条令》。
持续性长期的夜间工作,他的左眼被过度使用,进而肿胀、发炎、胀痛……
午夜时分,书桌旁,他身影孤单,没有人照顾他……
配合翻译的傅钟对他说:“老刘,你应该找一个夫人陪着你,去照顾你。”
吴景春索性直接说:“你如果没有意见的话,我便帮你找一位‘阿拉妹’,上海女孩非常细心、聪慧。”
周恩来风趣地对刘伯承说:“伯承同志,你的婚姻生活就是大家的事,是我*工作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我不会赞同*组织搞‘包办婚姻’,如今又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嘛。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伯承同志,你对西施究竟有什么要求?”
刘伯承微笑着说:“你看看,我这个残疾人,工作的时候很不方便,要找,也要找一个身体健康,生活朴素,有一定文化,能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婚姻被我们称之为“终身大事”,作为第二次选择,刘伯承显得更慎重、更严格。
此后的几年中,刘伯承来到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被任命为红*学校的校长和*委,并很快成为了红*的总参谋长。四次反“围剿”后,又急急忙忙地走了,在这期间,还被共产国际驻中共负责人李德和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张国焘两次撤职。
刘伯承一心一意地追随革命,却遭受着不白之冤,哪里有心思来考虑自身的婚姻大事。他的人生大事就这样拖了下来,一拖就是几年!
五年后的年7月,红四方面*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刘伯承认识了来自大别山区的十九岁红*女战士汪荣华。
红二、四方面*会师后,中央派代表团来问慰,其中两个人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