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世界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发病迅速且危害性大。由于该病隐匿性较强,早期不易察觉。发病时也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常常导致治疗被延误。青光眼发作时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也是很多疾病都共有的常见症状。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时的头痛,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受凉感冒,因而忽视了眼部病变的检查,错失了青光眼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的良机。
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知无不言”,和医生讲清楚自己都有哪些不适,不要放过任何看似毫不相干的细节。比如,视力模糊、视野变窄等。如果说一半藏一半只会误导眼科医生对病情的判定,耽误治疗时机。
应对青光眼是否存在有效治疗方案?
许多患者都会有青光眼无法治疗只能等瞎的错误想法。其实早期积极治疗,超过90%的青光眼患者可以避免失明。目前医疗手段虽无法治愈青光眼,却对视功能及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和延缓损害的作用。
临床上所提到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是以减轻患者的眼压为目的。因此,在青光眼的早期,我会建议患者先使用滴眼液治疗。滴眼液通过两种方式起作用:1.减少房水产生量;2.促使房水流出。青光眼患者安时服用药物,定期就诊,可保存视力。
对于中后期的青光眼患者,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眼内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激光小梁成形术,可通过激光改善房水流出通道来减缓眼内压力。其他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案还有小梁切除术,在眼睑下创建一条新的眼外引流通道,将房水由前房引流至球结膜下间隙,再有周围组织吸收。这也是快速有效的减眼压的方法。
治疗青光眼主要目的是保护和保持病人余下的视神经组织及其功能,把眼压一直控制在合适的目标眼压范围之内,促进视神经表面微血管的循环,减少视神经进一步的损害,并把视力功能稳定下来。
青光眼的治疗可以大致分为药物、激光、及手术
传统治疗青光眼的第一线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功能是减少房水生产或增加房水排出,另外也有药物可以同时减少房水生产和增加房水排出,从以降低眼球压力。
青光眼药物如果可以有效控制眼压,病人需要长期使用。如果药物不能控制,患者眼压偏高,或眼压已在达到目标眼压,但视神经萎缩持续,视野不断收窄,医生会考虑为病人做手术,降低眼压。
常见的青光眼手术治疗方式有激光小梁成形术、小梁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