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残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视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万人,也就是说每80个人中就有1名是视障人士。医院梁军院长提醒,大多数眼病会导致视觉器官的损伤和功能丧失,常见的有六类致盲性眼病,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预防并降低眼病带来的致盲风险。
白内障
白内障是由于眼睛里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发生混浊所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会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易发人群:
只要生存时间足够长,每个人都可能患上白内障。由眼睛老化所形成的老年性白内障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但随着人们用眼场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年轻人也会患上白内障,而患有葡萄膜炎、眼外伤、青光眼、高度近视等人群,患白内障的概率会增加。
患病后该怎么办?
晶状体混浊是因为晶状体内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是不可逆的,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
但白内障并不是“熟了”才能做,过熟的白内障晶体变硬、膨胀,会增加手术的风险与创伤,还可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一般认为,患白内障后矫正视力低于0.5或视觉质量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时,即可考虑手术。
青光眼
青光眼俗称“视力的小偷”,是因眼球内压力(眼压)异常升高,超过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野缺损、视力丧失、视神经萎缩的一种致盲性眼病,眼压升高是主要危险因素。
易发人群:
青光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有青光眼病家族病史、4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人群、患有高度近视(远视)或眼部炎症等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及情绪波动较大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眼球结构异常等是青光眼的易发人群。
患病后该怎么办?
青光眼无法从根本上被彻底治愈,但只要及早发现,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治疗方式来控制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可以维持终生有用的视力。
青光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疲劳、熬夜、过度用眼、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关键要坚持定期复查,终身随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在眼部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血管内成分渗出、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时可导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从而造成失明。
易发人群: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4.7%~37.5%[1],患有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中,有50%伴有视网膜病变;而患病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更是高达63%[2]。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好,或眼睛受过创伤、剧烈运动冲击,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患病后该怎么办?
梁军院长提醒,在确诊为糖尿病后,患者应立即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病程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病程更久或者已出现眼部病变的患者,应该缩短随访间隔时间。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1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三高”,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适当运动,避免熬夜、过度用眼、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情况。
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度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眼球壁的各层组织会不断变薄、萎缩,进而导致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区病变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易发人群:
成人近视超过度,儿童超过度即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越高,眼底病变的风险也就越高。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高度近视,孩子应从小做好近视预防与早期筛查。
患病后该怎么办?
高度近视是不可逆的,控制眼轴增长是控制近视进展的主要方法。单纯性高度近视多以视力矫治为主,病理性近视需要近视矫治、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治疗、定期随访。
矫正视力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角膜屈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屈光性晶体置换术来完成;
而对于近视增长过快(每年增加超过度)、有后巩膜葡萄肿、眼底出现明显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伴有黄斑病变、眼底病变、有明确遗传倾向的病理性近视者,可以采用后巩膜加固术来控制和延缓眼球的病理性扩张,防止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和项目,避免眼外伤,儿童青少年应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3岁起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高度近视患者建议医院检查眼底,度数越高以及中老年患者,应提高检查频次。
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国际眼科公认的较难治疗的眼病之一,分为先天性黄斑变性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底黄斑是视网膜上最敏锐的区域,当黄斑区发生病变时,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色觉改变、视物变形扭曲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易发人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抽烟、肥胖、光损伤、高度近视、营养失衡等均可诱发黄斑变性,年轻人也可能出现黄斑变性。
患病后该怎么办?
梁军院长表示,早期发现黄斑病变以及密切监测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阿姆斯勒方格表进行自测。
(阿姆斯勒方格表)
自测方式:
①表格置于视平线30cm处;
②盖住一只眼,另一只眼盯住表格中心黑点(可佩戴眼镜);
③左右眼交替进行;
④若看到方格、线条、黑点变形,请咨询眼科医生。
如果已经出现黄斑变性,临床上可以采用眼内药物注射、激光光凝、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过量接触辐射、紫外线,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角膜病
角膜位于眼睛的最前方,直接与外界接触,当角膜发生感染、外伤、变性时,角膜的透明性、形状以及完整性发生改变,造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角膜疾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
易发人群:
角膜病可发于各年龄层人群,有家族遗传史、外伤、感染、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不洁用眼习惯、长期熬夜以及不规范用药等均可能引发角膜疾病。
圆锥角膜早期症状容易与近视混淆,患者多在青春期逐渐出现视力下降,如果发现孩子戴镜后视力不能提高,医院检查是否为圆锥角膜。
患病后该怎么办?
角膜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疾病缓解或痊愈,减少瘢痕的产生,严重的角膜疾病可能需要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用眼,提高机体免疫力,感觉眼部不适时不要盲目用药,医院进行规范诊疗。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口,每个人都应当重视眼健康,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对于致盲性眼病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降低眼睛患病风险。
数据来源: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