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葛坚。
提出“青光眼诊疗模式转变”的重要观点,倡导“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使青光眼提前3-5年被发现,降低了青光眼的致盲率
湖南1岁多的小女孩,因先天性青光眼术后复诊;新疆伊犁大草原54岁的马依努尔大姐,晚期青光眼,不远千里飞来求医;来自湛江的70多岁杨大爷,眼胀痛3年没及时求治几乎全盲……他们因青光眼,从全国各地聚到葛坚的诊室,期待着这位国内最负盛名的青光眼诊治专家,能留住他们看见美丽世界的一线光明。
年,葛坚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凝聚了葛坚、卓业鸿、刘杏等10名眼科专家30年来的研究心血,提出“青光眼诊疗模式转变”的重要观点,倡导“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该项目着手解决青光眼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困难、干预治疗棘手的难题,使青光眼提前3-5年被发现、早治疗,并阻断或延缓患者失明的进度,降低了青光眼的致盲率。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通讯员邰梦云
■摄影:新快报记者林里
一旦视力丢失再来就诊真的就没办法了
给患者做裂隙灯检查,仔细查看一本本厚厚的病历,详细询问病情。葛坚教授的门诊中,八九成来自全国各地,绝大部分是当地治疗无效转诊而来,有的患者视力只能看到0.01或手指。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几近失明的原因只有一个:耽误了治疗时机。
“求求你救救我儿子的眼睛!”“我女儿的视力还能不能保住?”……当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求治,听到葛坚教授说,晚期青光眼病人最多只能通过治疗维持目前视功能不再恶化时,都非常伤心。葛坚教授遗憾地摇摇头说:“太晚了,晚了!没有办法!”纵然诊断经验丰富,手术精湛,也无法避免患者致盲,面对一个个被青光眼“偷袭”成功的晚期病人,葛坚教授满脸同情、遗憾。
青光眼这个视力“小偷”,会光顾各个年龄段的人,有时来势汹汹,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天内发病就可把人的视力几乎剥夺;有时它一声不吭,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当被发现时,眼睛的视野已经残缺不全。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达到2.3%,致盲率约30%,青光眼的隐匿性是其致盲的可怕处之一。
“青光眼跟白内障最大的不同在于,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但青光眼一旦视力丢失,就无法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挽救回来,唯一的办法是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等),将升高的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即目标眼压),保护视神经,病人才能在有生之年保持良好的视功能。”他对记者说。
综合治疗提前三五年逮住“小偷”
葛坚教授介绍,由于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具有隐匿性,恰如悄无声息的“小偷”,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是症状不明显而不易发现,因此致盲率很高。通常一经诊断,个青光眼患者中,50人单眼失明,20人双眼失明,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医院看病,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导致误诊、漏诊的现象也比较常见。“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排出障碍,令眼压急剧升高,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眼胀、眼部充血、眼球坚硬,伴有恶心呕吐和血压升高,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膜炎、神经性头痛等。”葛坚教授表示,此时如果不能及时降低眼压,病人24小时-48小时就可失明。
为了早期诊断青光眼,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尽量挽救患者的视功能,葛坚教授及其团队从15年前开始进行临床研究,并运用“个性化综合模式”对患者进行诊治。“个性化诊治模式”主要运用整合图像分析技术、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引流管植入术等结合,与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相比,个化性的综合诊治模式可提前3年至5年诊断出青光眼。该研究成果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经医院医院的眼科专科得到运用和推广,造福于无数青光眼病人,降低致盲率。
“如果早期发现,可能用一种药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控制病情,如果中晚期才发现,可能就需要二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早诊治节省的费用是可想而知的。另外,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不可逆,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他说。
接治不少别人不敢治疗的患者
手术精确到毫米,只有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放置引流管控制眼压,如何做切口,如何放好引流管的位置都有讲究,做得好,病人视功能被挽救;做得不好,病人在手术台上可能就失明了。因为风险大,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找到葛坚时,医院。“我的病人好多都是治疗难度比较大的。”葛坚说。
新疆患者马依努尔,感觉双眼胀痛,左眼特别严重,当地看诊后,左眼视力只有0.01,右眼0.6,眼压超过40mmHg,眼科专家说已经是青光眼晚期了,做手术成功率无法保证,有可能在麻醉过程中就失明,且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儿子焦急万分,上网找了很多资料后,忐忑地发邮件给葛坚,想不到葛坚教授很快回复:“那就来广州看看吧,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葛坚教授随后为马依努尔左眼做新型青光眼微创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眼睛不胀痛了,眼压控制得很好,视力也提高,家属和患者很开心。
“我不记得有多少类似的复杂病例了,太多了,当时收到邮件,想到远在新疆的患者来求医,很不容易,能帮忙解决的就尽力而为吧。”葛坚教授心平气和地说。
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权威眼科医生,葛教授拥有的头衔不胜枚举:院长、教授、科学家、终身名誉主任等。葛教授谦虚又质朴地说:“这个称呼嘛,叫我医生就好了。”
青光眼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葛坚对患者有朋友般的耐心和体贴,他的患者也全心全意信任他。既会看病、手术棒、态度又好,是众多患友对他的评价。“能够尽我所能,帮助挽救更多青光眼病人不要致盲,这项工作让我感到充实!”他说。
人物档案
原中山大学中山眼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原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近40年,在青光眼诊断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干细胞研究、近视眼防治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十余次。截至目前,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篇,授权的发明专利10项。主编卫生部统编七年制以及八年制《眼科学》教材、教育部五年制《眼科学》教材、《现代青光眼研究进展》《眼科手术学》及《临床青光眼》。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9名,已出站博士后8名,其中17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获得“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优秀院长”、“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世界青光眼协会“高级研究科学家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