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是病情控制不好,甚至可能致残、致死。自己的病情进展如何,是糖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但是糖友们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血糖不高就算是把病情控制住了。
事实上,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并不在于高血糖本身,而是来自高血糖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因此,糖友平时评估自己的病情,不能只认准血糖,还要考虑导致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和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医生给大家总结了5个病情恶化的「信号」,大家赶快来看看,对照自己有没有吧。
1.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
长期高血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血糖控制越差,这些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大。就像我们洗澡的时候,水温过高肯定不合适,但一会冷一会热的水温更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糖友不仅要降糖,更要稳糖。
2.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等。
与单纯高血糖患者相比,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患者日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3.反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
这些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严重低血糖,其实危害比高血糖更大。
许多糖尿病人害怕血糖高,对低血糖反倒不重视。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较之高血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严重低血糖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可能威胁糖友的生命,足以使患者一生的降糖努力付之东流。
感染也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因为糖友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又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感染和高血糖狼狈为奸,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恶化。
4.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是否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来自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这些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
5.「脆性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和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具体表现是患者的血糖往往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控制起来非常困难。
因为这类患者胰岛功能很差,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完全衰竭,自身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来治疗,而且一旦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积极治疗,可以缓解
可能有很多糖友看到这里开始担心了:
按照这样看来,我岂不是没救了?
别着急,只要好好控制,糖尿病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或减缓的。
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至少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的脚步。
病情较轻的患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代谢指标长期不达标,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病情由轻变重。
所以,除了病情严重的糖友需要警惕,病情较轻的糖友也不能放松治疗。
总而言之,血糖高低只是评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指标。除了血糖之外,还需要经常检查自己有无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1.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是不会出现症状的,而到了晚期,却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所以,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就应该做眼科检查,查询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有发现,及时处理。
等到视力明显下降时才想起检查,就晚了。
2.糖尿病肾病
可做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肾脏B超、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mAlb/Ucr)等专项检查。
另外,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也可以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神经病变
主要分为「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汗腺等多个器官,需要通过专科检查明确诊断。
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感觉异常。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在早期发现是否出现改并发症。
4.糖尿病性心脏病
建议初次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每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5.糖尿病足
是否出现手足麻木、疼痛、蚂行感等异常?
有无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有无足部畸形?
皮肤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无老茧、破损及溃疡?
出现以上情况,医院诊断。
6.口腔疾病
主要检查有无蛀牙、牙龈炎、牙周脓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口角炎、口腔霉菌感染、腭部炎症等等。
7.肺部疾患
通过胸部X线片检查,观察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或肺结核。
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年拍1次胸片。
8.脂肪肝
通过腹部B超检查,了解是否同时合并脂肪肝。
9.骨质疏松
通过检查骨密度,观察是否骨质疏松。
10.抑郁症
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的情况,建议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判断是否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