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登顶30多座雪山,其中一座叫珠穆朗玛峰
TUhjnbcbe - 2025/4/12 19:58:00

他的故事始于年间登顶30座雪山穿越40多条铁路年5月20日他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今天小微就带你一同走进贾林昌的故事

10:09

▲年,贾林昌受邀返校作“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登顶珠峰分享报告会

探险家小传贾林昌————————————————————————

登山爱好者

从年开始登山,42年间,陆续登顶四姑娘山二峰、雀儿山、九顶山、太子城峰、慕士塔格峰、奥太娜等三十多座雪山。同时酷爱自驾越野和徒步,先后徒步穿越鳌太公里、狼塔C+V线公里、香港大东山等四十多条线路。年5月20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当下撤到珠峰米海拔,贾林昌才意识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了。显然,这种状况非常要命。

“当时就我和夏尔巴向导两人。他很紧张,打了无数个电话。”

登山十几年,贾林昌比谁都清楚,在米海拔能不能展开救援,不取决于人的意愿,而取决于能力是否允许。

自年写好人生第一个珠峰攀登计划书,直到终于站在珠峰之巅,他用了整整十年。谁能想到,美梦之后,紧跟着的竟是一场噩梦?

前所未有的无助感,将他彻底包围。贾林昌回想12年前,自己在慕士塔格峰从死亡线“拉回”的那3名登山者,想必也是自己此刻的心情。

年,一名挪威登山者贸然掀开贾林昌的帐篷,将一封信塞到他手中。贾林昌一头雾水,信件是韩文,于是下撤的时候他便转交给了韩国登山队的翻译。

原来,几名韩国登山队员冲顶时遭遇意外,队长失踪,其他队员行动已不能自理,只能在海拔米的慕士塔格峰C3营地坐等救援。他们写了求救信交给了准备下山的挪威队员,挪威队员大概见贾林昌是亚洲面孔,以为是同伴,便将信件交给了他。

一番接力传递,最终登山公司立即组织救援,将3名韩国登山队员成功带回。不过,遗憾的是,失踪的韩国队长被找到时已不幸遇难。

这是贾林昌第一次亲历雪山救援,对雪山、对死亡都有了新的认知、新的理解。

“不能误解登珠峰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它一定是积累出来的。”

01

“积累下足够的体能、胆量、意志

才能真正去体验珠峰”

————————————————————————

贾林昌从小就是别人口中的“野孩子”,6岁开始爬山、游泳;15岁那年,从海拔米处登顶米峨眉山,往返连续越野公里,用时14.5小时;年,攀登了人生第一座雪山四姑娘山;年,迈向珠峰。几十年间,登山、徒步、自驾等各种运动,从未间断,攀登了三十多座山,穿越过四十多条线路。

▲第一次攀登四姑娘山,经过巴郎山垭口▲雀儿山▲四川太子城峰

▲慕士塔格峰

与许多人一样,贾林昌被户外吸引的理由不外乎是短暂挣脱城市的压力,到自然中寻得片刻放松。

他喜欢召集户外爱好者一起“AA玩”,为了保障探险旅程的顺利,经常需要把一条线路的交通、住宿、后勤、补给、安全等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一趟玩下来,往往把自己户外各方面的能力也综合锻炼了一番,收获颇多。

久而久之,随着身体每次到达一个更高的海拔,他的思想境界也会提高一个等级。这种不断提升的魅力,又召唤着他不断出发。

“一定要经过0米、米、米、米的循序渐进,培养起自己对冰雪的感知。”贾林昌认为这个过程很重要,“它会帮助你适应寒冷、高反、天气的突变,以及滑坠、陡坡、冰沟、悬崖、滚石等状况的应对。积累下足够的体能、胆量、意志品质,最后才能真正去体验珠峰。”

正是因为基础打得够扎实,在这场堪称步步惊心的珠峰攀登旅程中,贾林昌才得以数次化险为夷。

▲珠峰C1-C2营地之间地形

▲珠峰C1-C2营地之间地形

02

10米之遥感受雪崩强劲气浪

只能冰镐砸地,原地趴下

————————————————————————

“雪崩来的时候,用冰镐砸冰,抱住冰镐,抓住这个支撑点,只有这个动作,剩下的就看天意。”

凌晨3点,昆布冰川忽然传来一声巨响,待贾林昌抬头看时,巨大的雪块已经在10米之外坠落,只见大团雪花轰然而起,涌向四周。现场所有人几乎即刻统一反应——冰镐猛砸冰面以固定身体,然后迅速原地趴下。

每位登山者都深知这是唯一的应对方法,所以形成了默契的共识。

雪崩的速度大概每小时一百三十公里,顷刻便能将人冲走。并且,人在高海拔地区行动十分缓慢,不可能说跑就跑。首先,两边都是悬崖、冰裂缝,横向跑,无路可走。唯有纵向一条路,但铺设了路绳,绳上依次挂着登山者的安全绳扣,“超车”根本不现实。

“如果雪块砸落点往我们这儿偏移10米,那我们10个队员,10个协作,就全完了。”贾林昌能感觉到背上有雪花撒落,脚底也跟着震动。当时情况很危险,但是除了等待雪崩过去,什么也做不了。

“大家习以为常,没砸中就站起来,拍一拍身上的雪花,继续攀登。”

▲珠峰C2-C3营地之间地形

▲珠峰C2-C3营地之间地形

米海拔的昆布冰川与米海拔的希拉里台阶是珠峰著名的“危险地带”,也是除米世界最高点之外,出片率最高的“纪念地”。但对于贾林昌,米,才是此行更具意义的那站。

03

在世界之巅为母校庆生

喜悦从脚底往上涌

————————————————————————

年是西南交大周年校庆,贾林昌早早计划好要在海拔米处,为母校送上祝福。

“我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在西南交大,毕业后又留校工作过一段时间,它是我成长历程的一个见证和培养的基地。”

▲贾林昌在西南交大的大学时期(左二)

▲贾林昌在西南交大田径运动会上

▲贾林昌在西南交大排球场

▲贾林昌在西南交大学生时期获奖证书

从坐上加德满都的飞机开始,贾林昌就一直在背词,可到冲顶那天,凌晨两点多,当他到达米时,录制还是频频出错。

“越往高海拔走,人的动作、思维就越慢,我当时看着镜头是没有任何感知的,智商仿佛8岁的程度。而且说话不连贯,忘词。”

原本还打算和母校连线,结果这事自然也彻底黄了。

00:56

▲贾林昌在珠峰米海拔给母校送上祝福,他也是首位登顶珠峰的交大人

深夜冲顶,最是静谧。越往上走,风雪越大。凌晨五点左右,太阳从我国的西藏一侧慢慢升起,照在雪地,金光闪闪。而山体另一边的尼泊尔,仍沉睡在一片冷色雾霭中。

离终点还有三百多米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珠峰峰顶的庐山真面目,在接近米时,贾林昌感觉自己出现了幻觉,“好像看到顶峰有9个人,又像是风马旗,登顶之后才知道只有4个人。”

临近最后登顶时刻,向导很有经验地接过运动相机,示意贾林昌先走,自己帮他拍摄。年5月20日8点25分,贾林昌成功抵达珠峰之巅,并且幸运地成为队里唯一拥有登顶视频记录的成员。

00:29

▲贾林昌珠峰登顶时刻记录

“站在珠峰峰顶时,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种喜悦从脚底往上涌,从来没有过那样的感觉。人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兴奋,顿感力量倍增。”

沉浸于登顶幸福中的贾林昌,此刻还并未察觉眼睛的异样,只觉眼角冰凉,两眼球似乎要冻住。

04

失明后得到回复“快下撤!”

“感谢我的向导,他把我带回来了”

————————————————————————下撤到米时,贾林昌逐渐感觉视线模糊。

起初,他误以为是雪吹在眼镜上造成的,想擦拭眼镜。但脚下就是希拉里台阶,山脊陡峭,无法停留。坚持撤到米南坡顶的小平台位置,贾林昌才把装备卸下来,擦拭眼镜。可擦完发现,仍模糊不清!

“忽然间恶化,眼前白茫茫一片,只能感觉到5米内的一个黑影。不是雪盲,是急性青光眼,眼压高造成的暂时性失明。”

夏尔巴向导赶紧拨通卫星电话报告大本营和领队,但得到的回复也只能是“快下撤!”

贾林昌内心瞬间凝固。人生中最重要的3位女性临行前对自己说过的话,此刻在耳边回响。

母亲问:“去年有一位没有双腿的老人也攀登了珠峰。”

“是的!这位登山前辈叫夏伯渝,他的登山向导就是我今年的向导。”老人想给儿子打气,贾林昌心领神会,明确表示让她放心。

女儿听闻他将登珠峰的消息,骄傲地鼓励:“爸爸,牛!厉害!”

太太言简意赅,只交代了三句:“吃好,睡好;控制好节奏,不要兴奋得太早;不行就撤,不要硬拼。”

像是顿时找到了支撑,贾林昌心底萌生出一股强大信念——“我一定会安全回到C4营地!我一定要绝对信任向导!”

他必须信心百倍,底气十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哪怕是强装的也好。不仅如此,他还需要将这份信心传递给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伙伴夏尔巴向导。

“怎么样,能走么?”

“除了看不见,其他我都没问题!”

“走?”

“走!”

贾林昌语气坚定,听不出丝毫慌恐、不安,声音比夏尔巴还高亢。

士气受到鼓舞的夏尔巴向导,领着贾林昌,“两人就跟瞎子阿炳一样”,直面珠峰接下来的考验。

▲贾林昌(右)和自己的夏尔巴向导(左)

在雪地里,贾林昌左手抓绳,右手撑地,半蹲下山;经过悬崖时,摔在岩石上,羽绒裤被磨破;在米的地方,有个米高的硬冰面,夏尔巴把贾林昌绑着放下去;8米处换绳的时候,贾林昌掉进冰裂缝,夏尔巴把他拉上来;快到C3营地的平坦处,没有了路绳保护,夏尔巴用自己的绳子连着自己和贾林昌……

“就这样一步一步,他在前我在后,珠峰的路绳50米一截,每过一处绳结,他把我的安全带挂在路绳上,再帮我去换另外一个绳结,我自己凭着脚下的坡度,一步步摸索着往下挪。”

5月20日下午两点左右,贾林昌终于撤回C4营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从米下撤到米,米的高度,两人用了五个多小时。

在那里,贾林昌打了两个卫星第一个打给学校,报告自己拍了视频,在世界之巅展示了校旗,圆满完成任务;第二个打给太太,分享登顶成功喜讯,汇报自己已安全下撤到C4营地。眼睛失明一事,不想让妻子担心,并未提及。

▲回到营地的贾林昌(中间)

▲贾林昌将曾插在珠峰的校旗赠予母校

进帐篷后,贾林昌再没睁开过眼,同伴赶紧给他滴眼药水,每隔一小时滴一次,接着又用胶带帮他把蹭破的羽绒裤粘好。

熬到天亮,贾林昌缓缓睁开双眼,视力终于恢复。继续下撤回C2营地的途中,正好碰到往上攀登的珠峰大军。珠峰巨型山体之上,密密麻麻串在路绳上前行的人群,仿佛蝼蚁。贾林昌干脆主动避让,走到一旁,刨了个小坑,坐下休息,等待人群通过。

▲路绳上如蚂蚁般往上攀登的珠峰大军

当天下午14点,抵达C2营地,贾林昌一口气喝了3公斤水,24小时没有上厕所。

休整一晚后,隔天下撤回珠峰大本营时,再次经过昆布冰川,那里的线路跟自己上山时相比,已经完全变形。

5月22日,安全回到珠峰大本营的贾林昌,终于可以满怀感恩地说出那句登山人最想说的话:“感谢雪山的接纳。”

此后的珠峰分享中,贾林昌一再说到“有理想、有目标、有信念,真的会让一个人潜力无穷。”但他始终记得下撤成功那一刻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感谢我的向导,因为他把我带回来了。”

▲贾林昌在报告会上分享攀登珠峰心得

内容来源:中国探险协会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卢春洋刘登进肖士渊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蒋硕匀毛佳斐与你“团”聚丨学生社团及校级学生组织招新等你来!强国有我,二十岁遇上二十大!与你“团”聚丨学生社团及校级学生组织招新等你来!强国有我,二十岁遇上二十大!与你“团”聚丨学生社团及校级学生组织招新等你来!聚焦党的二十大,道题等你答!与你“团”聚丨学生社团及校级学生组织招新等你来!9个数字!带你速读二十大报告与你“团”聚丨学生社团及校级学生组织招新等你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这些话,掷地有声!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登顶30多座雪山,其中一座叫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