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全球仍有过半病人因为白内障(约48%)和青光眼(约12%)而致盲,这两个眼疾目前仍高踞致盲眼疾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全球的致盲眼疾分布图
这两个眼疾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两者在很多时候会相互影响,它们都可能严重影响视力,还有研究指出白内障和青光眼都与高龄有关,不少大于60岁的年长人士会同时患有这两个眼疾,本篇文章将会就青光眼和白内障这两个常见致盲眼疾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
青光眼和白内障
都可由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引起
长期使用含类固醇的药物,不论是皮肤外用药、眼药、吸入剂、鼻喷剂、口服或注射药都有可能引发青光眼,因为类固醇会令房水流出信道结构发生变化,阻力增加,房水排出减少而造成眼压上升,若未实时控制眼压,将会造成视神经受损,产生视野缺损。
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也会导致白内障的产生,特别是后囊下白内障,也就是晶体混浊集中在靠近最外层的晶体后囊膜处,这样的白内障会有畏光及在光亮处视力特别模糊的症状,类固醇导致白内障的情形与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时间长短有关。
虹膜发炎可导致青光眼和白内障
虹膜是位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环状肌肉组织,即俗称的“黑眼珠”部分,它会按光线强弱而收缩或放松,藉以调校瞳孔大小,去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
虹膜发炎是一种眼内的炎症,发病时可影响一只眼或双眼,若病情严重,虹膜组织及附近的血管会释出大量蛋白细胞,并积聚于房水中,有可能会堵塞房水出口,令眼压增加而并发急性青光眼。而炎症细胞可以导致虹膜粘连在晶体表面,引起晶体的混浊,形成白内障。
青光眼可引发白内障
白内障亦可引致青光眼
青光眼可分为慢性和急性,其中急性青光眼由于眼压急升,会引起眼痛、头痛、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降低眼压,则可能对视神经造成损伤。而慢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的视神经病变,导致不可逆的视野损害,而最终致盲。
由于慢性青光眼的早期视野损害由周边开始,很多患者初期难以觉察病征,一般在晚期才觉得视力减退,因此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小偷”。以往认为青光眼是因眼球压力相对过高而导致视神经的损伤,进而导致视野缺损。近年来发现不少的病人眼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以往认为眼压21mmHg为正常),但这些病人仍然有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及视野损害,这称之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若发生急性发作,可能会出现青光眼斑(呈片状的混浊位于晶体的前囊膜下方)。研究证实这一病变实际代表了晶体上皮细胞的受损,这可能是导致白内障的原因。
白内障在逐渐形成时,晶体会逐渐增厚、直径增大,直径增大使得晶体与眼睛其他组织之间的空隙变小、晶状体增厚直接使晶体前表面前移,两者都造成前房(角膜后、晶体前的空间)变浅,使得房水引流的通道变的狭窄,增加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机会。
白内障成熟时,晶体部分组织液化膨胀,造成晶体明显增厚。部分原先未诊断青光眼的病例会因晶体膨胀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甚至发生瞳孔阻滞而发生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为急性发作的眼痛、眼红,伴恶心、呕吐、头痛、眼压骤升。
白内障过熟期,晶体组织液化,晶体囊膜通透性增大,少数病例可能会发生晶体的蛋白颗粒进入房水,阻塞小梁网,造成房水流出阻力上升,眼压急剧升高,导致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白内障手术有可能治疗青光眼
对于单纯的白内障或青光眼,需要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相应的疾病;但若同时患有这两个眼疾,则有不同的手术方案可以考虑。
若病人白内障程度很轻,则单纯的青光眼手术就可以。但若已有一定程度的白内障,则可以考虑先做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后,眼压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原本眼压越高,改善程度越大;再者,由于白内障手术后将原本体积较大的晶体置换为较薄的人工晶体,眼前房的空间增大,而且前房角(房水流出通道)亦随之扩宽,因此发生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机会几近于无,所以不少时候单纯的白内障手术就有可能同时改善白内障和青光眼问题。若病情需要,也可以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联合手术。
手术前(左图)后(右图)房角大小的对比。可见行白内障手术后,房角有机会完全打开,引流通道出现狭窄的机会大大降低。
结语
青光眼和白内障目前仍是致盲的主要眼疾,年长人士中这两种眼疾同时发生的机会率较高,另外,眼内的炎症和类固醇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引起白内障和青光眼。不少时候,单纯的白内障手术就可以改善白内障和青光眼;而若病情需要,可以考虑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联合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