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低视力,你会联想到什么?
看不清?弱视?近视?
不不不,远比你想的更复杂。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据《世界视觉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中重度视觉损伤人群约有2.16亿,盲人万[5]。低视力属于视觉损伤范畴中的中重度视觉损伤,严重损害患者视觉功能以及生存质量。
什么是低视力?低视力的传统定义是指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
图为正常眼球与低视力眼球对比,上为正常,下为低视力
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定义是指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其视力小于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但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
高度近视,占我国低视力病因第一位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
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的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斑部营养障碍等;
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在大于60岁人群中,则是老年性*斑变性占了大多数,达%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如果不分年龄,根据国内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
总的来说,常见低视力的病因:
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角膜病、视神经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成人白内障、高度近视、*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还有青光眼、角膜病等。
低视力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低视力是一种无法用眼镜或手术矫正的视力丧失,不包括完全失明,因为患者仍有部分视力。常见的症状有:
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中心出现盲点;
外周视力丧失:无法看到在眼睛两侧或上方、下方的事物。但中心视力仍然完好无损;
夜盲症: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不太清楚;
视像朦胧:整个视野似乎都被胶片或炫光覆盖。
图为低视力儿童阅读书本
除此之外,不少患者还常伴有听力减弱,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炎、心血管及呼吸道等严重疾患。
低视力的治疗与训练目前,低视力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大部分患者均没有得到科学的诊疗和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认为是无法治疗的盲人,从而与全盲患者一道,生活在黑暗和朦胧世界中。
其实,某些视力障碍(例如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或维持视力。部分低视力患者可通过视力辅助设备和视觉康复训练得到改善,常用光学助视器包括:伸缩眼镜、滤光性眼镜、近用望远镜、放大镜、电子助视器等,还有一些非光学辅助设备,比如:文本阅读软件,高对比度钟表、大号字体出版物。使低视力患者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可以回归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图为通过助视器阅读
疾病的分级:
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0.02;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盲:0.02≤最佳矫正视力≤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0.05≤最佳矫正视力≤0.1;
二级低视力:0.1≤最佳矫正视力≤0.3。
另外,患者家人也要加强培训,适当改造居住环境,特别是对于低视力儿童来说,家长的培训和陪伴是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视力应早干预同样是看不清,有人会认为弱视就是低视力。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相差2行以上的视力发育滞后状态,发病率约为2.8%。临床无可见的器质性病变,经过恰当治疗后视力可以提高或者完全恢复。重度弱视在可塑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低视力。
因此,对于患有弱视的儿童来说,尽早干预、康复,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