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包括原发性青光眼(开角型和闭角型)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发病特点和治疗方式截然不同。下面,我们从常见的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入手,为大家一一盘点。0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成人的进行性、慢性的视神经病变,眼压和其他目前尚不清楚的因素促成了损伤,在缺少其他可确定的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特征性获得性视神经萎缩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索的丢失。这类青光眼发病非常隐匿,病情进展极为缓慢,早期常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不时出现轻度眼胀的感觉,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通常是体检或常规的眼部检查时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阶段,治疗方案选择各异。首选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选择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等手术治疗。0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组由于眼内房水流出通道(房角)慢性或急性关闭导致眼压慢性或急性升高,继而引起视功能损害直至盲的疾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表现型。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可伴轻微的头痛、眼胀,视物会有虹视现象。急性期的老年人还会发生血压升高的现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手术治疗包括周边虹膜切除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其他还包括激光治疗,目的是有效解除瞳孔阻滞,预防房角急性关闭的发生。03
青睫综合征
青睫综合征又称青光眼睫状体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眼压升高合并轻度前葡萄膜炎的眼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多为单眼发病,发病时症状轻微,仅有轻度的不适,可有轻度的视物模糊和虹视。该病具有自限性,大部分预后良好。该病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通过药物降低眼压、控制炎症反应,偶尔有病情进展需要进行手术控制眼压的情况。04
剥脱综合征继发青光眼
剥脱综合征(XFS)继发青光眼系多种眼组织综合的一种异常蛋白质,阻塞了小梁网,引起小梁网功能减退、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该病的病程非常缓慢,可长达10-20年,裂隙灯下可观察到眼前节特征性的改变。由于XFS常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发白内障时,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如病变累及悬韧带,建议植入张力环。在继发青光眼时,首选药物和激光治疗,若效果不佳,则考虑滤过性手术治疗。05
色素性青光眼
色素性青光眼是一种以色素颗粒沉积于房角为特征的青光眼。常累及双眼,在西方国家约占青光眼的1%-1.5%,在我国少见。部分患者不伴有眼压升高,多累及年轻男性,裂隙灯检查可见到特征性的Krukenberg梭。色素性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激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有两种:一是周边虹膜切开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可解除其反向瞳孔阻滞;二是针对升高的眼压治疗。滤过性手术适用于眼压不能控制且已有明显视神经或视功能损害的患者。06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是由于晶状体的位置、形态的异常影响正常的房水引流,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的一种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常发生于瞳孔阻滞和/或房角关闭后。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常需根据正确的诊断,分别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若在控制病因后青光眼得到缓解和控制,可不施行抗青光眼手术。07
外伤继发性青光眼
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是指由于外伤因素所导致的眼压升高,具体原因可包括:眼内出血、房角后退、晶状体和玻璃体解剖位置异常和眼内炎症等。其临床特点为:青光眼可在受伤后立即发生,也可迟至数月、数年才表现出来;眼压升高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症状可能是轻度的,也可能是重度的。外伤继发青光眼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应注意观察主要病因,施行治疗时有所侧重。08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
眼前段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可导致严重的急、慢性继发性青光眼发生。其眼压升高可继发于活动性炎症、炎症后遗症,或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主要基于发病机制,在急性炎症期,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和睫状体麻痹剂治疗;若虹膜广泛后黏连引起眼压升高,则要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0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组最终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特征表现的青光眼,常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和严重视功能障碍。引起NVG的常见原因为:缺血型中央视网膜静脉闭塞(CRVO)、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部缺血综合征(OIS)等。NVG的治疗策略为:降低IOP挽救视力丧失并减轻疼痛、控制炎症、解决视网膜缺血和抑制VEGF生成。可通过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消融缺血的视网膜,减少VEGF的产生。在上述治疗进行后,可能仍然需要进行最终控制眼压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0
恶性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指任何原因导致房水逆向流入玻璃体腔内引起前房消失、眼压不断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青光眼。多见于眼前段手术后,亦见于缩瞳剂治疗以及自发性的。好发于小眼球、短眼轴、大晶状体的闭角型青光眼患眼。恶性青光眼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以恢复前房、降低眼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如睫状肌麻痹剂、降眼压药物和YAG激光切开前、后囊及玻璃体前界膜;若上述治疗无效,则需施行手术治疗。11
发育性青光眼
发育性青光眼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多数在出生时异常已存在,到少年儿童、甚至青年期才发病表现出症状和体征。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三万分之一,双眼累及者约75%,男性较多。发育性青光眼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所有降眼压药物无明确的儿童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资料,需要参照成人用量谨慎使用,并需密切随访。12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通常与眼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易感人群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一级亲属、高度近视、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眼压升高可发生在开始治疗后数天至数年内,大部分患者眼压逐步上升,个别患者出现类似急性青光眼的症状。对此类青光眼,以预防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糖皮质激素。如必须使用则选择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并加强随访。对于已发生青光眼的患者,首先应停用糖皮质激素,多数患者眼压会逐步下降,若未降至正常,则需加用降眼压药治疗。若药物难以控制眼压,则考虑手术治疗。(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